據信息資源網
“十二五”期間,隨著國有企業體制改革不斷試水,體制束縛被打破,通過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成為業界共識。
以鋼鐵行業為例,“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試水混合體制改革,吸納民資,單位GDP能耗下降明顯。山東鋼鐵以567億元重組日照鋼鐵,也成為鋼鐵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典范。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回望“十二五”,“兼并重組”是我國鋼鐵行業關鍵詞,“節能減排”是主旋律,“綠色化”是鋼鐵行業的發展方向。
民間資本助力國企改革
“十二五”期間,民間資本進入鋼鐵行業的腳步加快,主要表現為進入門檻降低、持股比例提高、渠道增多。
日前發布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并鼓勵支持給國有資本投資主體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股權置換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資擴股以及企業經營管理。
今年8月份,上海民營企業中崇集團有限公司斥資20億元入股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中崇集團持有日照鋼鐵股份,參與企業管理。分析人士稱,民間資本的引入對日照精品鋼的項目建設意義重大。
兼并重組是鋼鐵“十二五”關鍵
穩坐鋼鐵產量頭把交椅10多年之久的河北鋼鐵產業為中國經濟騰飛貢獻頗大。隨著產能過剩和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成為河北鋼鐵產業的首要問題。去年7月份,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河北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方案》,同意河北省作為國家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省。
河北經信委數據顯示,通過推動兼并重組,河北省鋼鐵冶煉企業數量將減少60%,未來新組建的15家左右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產能將占全省90%上。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張長富等專家指出,河北鋼鐵集團整合重組與發展實踐,體現了市場的效益型,一體化運作的實質性,以及跨所有制的探索性等,對現階段我國鋼企兼并重組,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鋼鐵企業集團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僅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潮中涉及到的企業資產總額就超過1000億元。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日前透露,面對當前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低盈利的局面,工信部將推出《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該計劃目標是:經過三年努力壓縮8000萬噸鋼鐵產能,以緩解產能過剩矛盾;同時促進行業兼并重組,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
業內人士指出,針對過剩產能,要淘汰一部分,實行破產保護;兼并轉讓一部分;轉型提高一部分,主要是試驗新產品,“所有鋼企都要重視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
“十二五”鋼鐵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樂觀
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末,我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要下降16%,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別要減少8%,其中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排放要下降27%。
“十二五”期間,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持續降低。2012年,單位GDP能耗較上年下降3.6%,2013年該數字是3.7%,去年是4.8%。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介紹“十二五”規劃中節能減排工作完成情況時說,“‘十二五’前四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3.4%,完成了五年目標進度的82.5%,今年目標是下降3.1%以上,一季度數據是同比下降5.6%,可以說完成目標比較樂觀!
10月28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召開的2015年第四次信息發布會上,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表示,“綠色化”是鋼鐵行業的發展方向,“新環保法實施以來,確實改變了過去環保執法‘過松、過軟’的狀況,環保處理案件明顯增多,監督檢查力度不斷加大!
業內分析師表示,國家不斷調整需求結構,鋼鐵行業內部也會由于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繼續實施,加上環保壓力的推動下,進入深度調整期。